首页

美脚踩踏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5 16:37:02 作者:美信用危机警示全球治理变革紧迫性 浏览量:18682

  近日,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,同时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“负面”调整为“稳定”。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被降级。此前,标准普尔和惠誉分别在2011年和2023年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调至Aaa以下。美国最高信用评级接连失守,不仅暴露出其国内经济治理的深层缺陷,更折射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紧迫性。

  穆迪此次调降评级,源于美国政府债务与利息支出的持续攀升。数据显示,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36万亿美元,仅今年6月份就有6.5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。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,2025财年上半年(2024年10月份至2025年3月份),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已超过1.3万亿美元,为历史上第二高的半年度财政预算赤字。穆迪警告,美国持续的大规模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负担,财政状况很可能会恶化。

  评级下调立即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反应: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%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.5%以上,美元指数波动加剧,全球资本避险情绪显著升温。有分析认为,这一现象凸显国际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深度担忧,以及对美元信用基础的信任危机。

  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,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将产生双重冲击:一方面推高全球借贷利率,加重新兴市场债务风险;另一方面削弱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稳定性,促使国际资本加速多元化配置。2011年标普和2023年惠誉调降评级均引发全球市场动荡,在当前美元地位相对弱化的背景下,美国此次被降级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更深远影响。

  美国信用危机的本质是其经济治理长期失衡。近年来,两党在财政政策上陷入增税与减支的二元对立,债务上限谈判屡次演变为边缘政策博弈。为攫取短期政治利益,两党持续推行减税增支政策。穆迪指出,如果美国国会2017年通过的《减税与就业法案》得以延长,未来10年内,扣除利息支出后的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增加约4万亿美元,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负担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将从2024年的98%升至2035年的134%。与此同时,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手段、激化贸易争端,导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。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.3%。这是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最差季度表现。面对此次评级下调,美国政府将其归咎于“政治决定”,却回避财政纪律松弛的核心矛盾,这番“甩锅”姿态暴露出其治理逻辑的短视与失灵。

 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是一面镜子,照见了美国经济治理的积弊,也映射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迫切需求。面对单极货币体系与多极化发展错配、债务危机传导与风险防控机制失衡、传统治理架构与新兴经济体诉求脱节的矛盾,世界各国需要凝聚变革共识、相携相向而行。一方面,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,构建多元货币协调机制;另一方面,要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,强化区域性清算系统和双边货币互换安排。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,各国唯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,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,强化风险共担机制,才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(郭言)

  来源:经济日报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坚持预防为主 水利部部署“七下八上”防御措施

外交部国际司参赞汤健表示,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鲜血液,多边外交更是需要热爱外交事业、熟悉国际规则、具有全球视野等多种素质的复合型人才。希望同学们利用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,深入探讨国际问题,提升专业素养,未来投身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,为中国多边外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探“中国茶花之乡”:茶花不再“春日限定”

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、前总理法比尤斯说,法中都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和平发展。他说:“这个世界充满危机,必须要有维护和平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,这是法中两国超越分歧、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。”(执笔记者:倪四义、史霄萌、尚军;参与记者:邓玉山、刘畅、唐霁、徐永春、刘佑民、张代蕾)

深圳与匈牙利贸易规模回温 4月份同比增11.3%

“20岁的第一天依然在训练中度过。”2月18日,正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备战“十四冬”的苏翊鸣度过了20岁生日。对滑雪运动员而言,出生于2月,像是和雪的一份契约,每年都要“检阅”一次成长。

浙江宁海:上万只燕子“如约”归来上演“排排站”

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按照国际石油通用惯例,井深超过6000米的井为超深井,是获取海底深部油气资源、探索地球深层秘密的“不二法宝”。“但实现超深井钻井作业的难度极大,等同于站在喜马拉雅山脉上,用碗口大小的钢柱子一根接一根捅到山脚。”

“中国醋都”清徐创新食醋检测技术 保障食醋质量安全

通知要求,要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防范,深入分析研判汛期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风险特点,聚焦高速公路、重要国省干道、铁路沿线、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,加大巡查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,不能确保安全的要坚决采取封闭封停等措施。要全面加强长途客车、旅游包车、农村客运、高铁民航、客运船舶等大载客交通工具的安全监管,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。要切实强化在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汛期施工安全管理,及时将易受洪水、泥石流、山体滑坡侵袭的施工驻地和作业工棚搬迁至安全位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